【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
据央视新闻消息,截止2020年1月22日19:30时消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肺炎感染者确诊473例,湖北确诊375例,死亡9例。目前武汉已启动进出武汉人员管控,湖北省也于今日凌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央视新闻截图
1月22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武汉的四家医院。
梨园医院
一家五口,三人出现发烧症状
当日早上10点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梨园医院,因为地处东湖风景区,规模较小,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多。设在门诊部进口左手边的预检分诊台后,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准备了数十个体温计。
梨园医院门诊部
红星新闻记者现场统计,10点48到10点57期间,前来就诊的人员中有17人在分诊台领取体温计进行测量,每个前来就诊的病人,医护人员都会登记姓名、电话,并询问三个问题:有无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有无腹泻、有无出疹子。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对中年夫妇领着自己的小女儿前来就诊,经过预检后,正在等待进一步的专家会诊,以确定是否为冠状病毒感染者。
而在门诊部后面的一间老年病房里,张女士已陪护了自己73岁的母亲整整24小时。家住洪山区杨园纺机路某小区的张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19日下午,自己72岁的父亲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前往梨园医院就诊。
“做了CT后,发现双肺感染。”医院鉴定为高度疑似冠状病毒感染,立即进入隔离病房。第二天,张女士的母亲也出现了发热症状,因为属于密切接触者,医院安排其在老年病房的一个单间里留院观察。
在医院陪护母亲的张女士不知道的是,自己11岁的儿子也在21晚出现发热症状,为了避免妻子担心,丈夫并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她。
梨园医院预检分诊台
张女士的丈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的岳父最初发现患病后,并没有告诉家人,“一直强撑着,直到严重了才告诉我们。”而11岁的小儿子放寒假后一直和老人呆在一起。
在医院陪护期间,张女士戴了帽子,防风镜,双层口罩,“我只能尽量做好自我防护。”从12月31日武汉首次公布疫情后,张女士就要求家人外出上班、买菜都佩戴口罩,做好一切防护措施,没想到父母还是出现了疑似症状。
“医生说下午三点,隔离病房腾出来后,我妈妈也将进行隔离。”张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前两天到医院来,发热症状的病人并不多,“今天一下子陡增了很多。”
张女士的说法得到了分诊台医护人员的证实,她告诉记者,截止22日中午11点,共有80多人前往分诊台要求进行发热预诊,“比前两天多。”
一家三人出现发热症状,自己和妻子一个要去医院照顾老人,一个要在家照顾儿子,让张女士的丈夫这几天焦虑不堪。好一点的是,在医院隔离3天后,医生告诉他,岳父所有症状都在减轻。而小儿子的体温也已降到37度,并且没有其他症状。
协和医院
将近200人挤满发热门诊
1月22日,中午12点,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协和医院门诊大楼一楼,每隔几步就竖立着“请佩戴防护口罩,就诊前先测量体温”的告示牌,所有医护人员都身着防护服,前来就医的患者也都戴着口罩。
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患者在排队
侧面的体检大楼一楼已被临时改为发热门诊,60多个正在打吊针的病人挤满了大厅,旁边的走廊里,超过130名病人分成三队,等待就诊。挤在一起的就诊队伍里不时传来咳嗽声。
52岁的李先生刚刚从门诊药房取药回来,发现医生只给他开了一天的药,李先生有些焦躁不安。“前天晚上,我和岳父同时感到不适,量了体温,38度。”因为家里的保姆之前有肺炎,李先生和岳父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门诊随处可见的告示牌
让李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医院已经人满为患,队伍都排到了医院外面。李先生以为会让自己住院治疗,医生告诉他只有疾控中心有权区分是否冠状病毒感染者, 让其“边治疗边看,按一般肺炎治疗再说。”
门诊病历显示:李先生于20日上午10点41 前往协和医院就诊。19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度,伴咳嗽,乏力,关节肌肉疼痛,不伴胸闷气喘,自行口服“感冒药”“阿奇霉素”好转。备注:不适随诊。
李先生的门诊病历
为了避免感染家人,李先生没有回家,“白天在医院打吊针,晚上到酒店开房休息。”而自己的岳父因为年近8旬,排队“苦不堪言”,坚决不再去医院了。
将近下午1点钟,李先生终于打上了吊针,看着周围挤满的病人,李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并不担心自己目前的病情,“症状轻微,只能列为疑似。”
李先生担心的是,目前医院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这种爆发性病情,只能管最严重的。最让人担心的是,有可能还处在潜伏期或早期的病人离开后造成扩散。
记者就李先生的困惑现场咨询医护人员,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女性医护人员表示,“目前只能这样,听医生安排。”
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呼吸内科已经没有号,候诊要等五六个小时以上
1月22日上午10点,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路14号的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医院设有专门的感染科门诊,距华南海鲜市场直线距离约1.3公里。
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告示牌
红星新闻记者在医院门诊大厅看到,整个大厅的医护人员都已身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罩。在体温检测点,不时有病人或家属主动上前检测体温。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门诊大厅公告牌上的“温馨提示”显示:由于目前急诊科就诊患者增多,等待就诊时间可能需要5―6小时左右不等,建议普通感冒、发烧、咳嗽的患者可以选择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选择错峰就诊。
咨询台前,有患者向护士询问呼吸科挂号问题,一名护士回应称现在医院呼吸内科已经没有号了,候诊要等五六个小时以上。
一位年轻患者告诉红星新闻,自己高烧38度已经五天了,“精神状态很好,就是反复发烧。医院挂不到号,我们想检查下,挂号也要五六个小时。现在让去汉口医院专门针对这个病查一下”。
现场另一名护士称,如果发烧38度建议到位于二七路的汉口医院就诊。汉口医院是专门检测病毒性肺炎的一个医院,一旦确诊政府将免费进行治疗。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在门诊大厅看到,排队输液的患者队伍已经从输液室门口排到了门诊大厅内。由于等候时间较长,不少人找来小板凳坐着排队。
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待输液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记者上前询问情况,多位排队人员称自己并非患者,而是为家里的患者排队,患者多诊断为肺炎,且以老人居多,年龄较大的有86岁的老人。
一名替家属排队的中年男子告诉红星新闻,中心医院每天输液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6点。他早上6点多过来了,已经排了4个小时,预计要排到下午2点多钟。
“我们都是正常人排队,肺炎病人受不了,也没有椅子,排一会就倒了。肺炎病人你看他能站得住?”对于家人的病情,他表示目前医生既没有确诊也没有说疑似病毒性肺炎,“查不到你是不是,没有试剂盒了”。
一位排队等候的患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上午刚被检查出肺部有点感染,疑似肺炎,医生让先做皮试再打针。他向记者展示医院开的药物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记者查询发现,该药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
红星新闻记者向门诊大厅的一位医护人员询问输液室排队的情况,该医护人员称排队输液的患者有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流感,具体要看医生的诊断,如果是肺炎患者都是会隔离的。
金银潭医院
非疑似肺炎患者在22日中午12点前搬离
22日上午11点,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金银潭医院。目前,金银潭医院已成为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
金银潭医院
记者现场看到,门诊大厅内前来看病的人员稀少,工作人员正在对门帘进行消毒。一名青年男子告诉记者,自己患有轻微的肺结核,去年7月份过来住院,现在出院了过来复查。对于肺炎他表示并不清楚,但称目前结核病已经不能办理住院。
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金银潭医院南北两个住院大楼已经全部隔离,用于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对于里面的情况,除非接到上级通知,现在一律不接待任何媒体采访。
金银潭医院南楼隔离病区
在位于医院门诊部北边的综合楼下,记者遇见刚从住院大楼出来的严先生及家人。严先生推着轮椅载着患病的老婆,另一名亲属提着一大包行李,他们正准备搬离金银潭医院。
严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婆患有重疾,一周前入住金银潭医院。前天(20日)接到医院口头通知,综合楼整栋大楼将被征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其他住院的患者需要在今天(22日)中午12点前搬离,他们是最后搬离的病人。目前,他们正在自己寻找新的医院安置。
国家卫健委
目前国内的医疗资源足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治
红星新闻记者就上述病人的疑虑,联系了武汉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冯勇副教授,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变化。
在冯勇看来,现在疑似的病例太多,完全超出了医院的接诊能力。而就医院目前的硬件和场所,是不具备接纳这么多病人,医学圈里也有人建议将一些大型场所拿出来作为紧急隔离场所。
在他看来,目前的基层医院,包括已经制定的接纳确诊患者医院,之前都没有一个标准的处置规范。22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出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手册》。冯勇阅读后认为,同济目前的指南出台的很及时,虽然只是一个紧急指南,没有经过广泛的专家论证,但基本是规范的,合理的。
冯勇认为,目前医学圈内基本接受了整个疫情在三五天内急剧扩大的现实,武汉市目前的社区动员,应急响应,各方举措是合理、到位的。当务之急是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组织好医护人员轮流上岗和休息,真正的隔离要做好。
冯勇认为,相对于交通进出管控,其他公共场所的消毒,医院目前的情况更复杂,病人密度太高,不利于疾病控制,而SARS时期的小汤山模式值得借鉴。
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负责人焦雅辉表示,如果疫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将改造医院集中收治病人,而目前国内疫情还远没有到达这样的程度。目前国内的医疗资源足够为广大患者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蓝婧 王震华 任江波 摄影 王效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都市视窗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都市视窗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都市视窗)”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都市视窗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都市视窗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都市视窗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